8月1日上午,重庆大学工程总承包(EPC)项目管理模式专项研究课题组成员:重庆大学审计处副处长王策、审计处管理审计科科长李昶、科员朱熹、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教授徐鹏鹏、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院研究专员张欢一行五人,莅临建纬成都进行专题调研。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EPC模式在高校基建项目中的法律实践、风险防控及争议解决经验。建纬成都主任樊地建律师、工程总承包业务部部长赵家伟律师、不动产金融部副部长何鑫律师及樊地建主任团队助理舒开翔热情接待了来访嘉宾。
调研座谈会在建纬成都会议室举行。建纬成都主任樊地建律师首先代表律所对重庆大学课题组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建纬律师事务所作为中国建设工程与房地产领域专业律所的品牌历史、专业定位及建纬成都在区域法律服务市场,特别是在工程总承包(EPC)法律服务领域的领先优势与丰富经验。
随后,工程总承包业务部部长赵家伟律师,结合丰富的实务经验,围绕课题组提出的核心关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享与交流。双方重点探讨了以下议题:
高校EPC项目的核心法律风险图谱: 赵家伟律师结合建纬处理的众多案例,分析了在合同订立、设计责任边界、变更与调价机制、工期延误责任、质量责任划分、业主需求变更管理以及分包管理环节中高频出现的法律风险点,并特别强调了高校项目因学术功能特殊性和财政审计严格性带来的额外风险维度。
EPC模式特有的风险与合同痛点: 对比传统DB模式,赵律师深入剖析了EPC模式在“业主要求”界定模糊、总价包干与风险包干范围争议、性能标准考核、业主介入权边界,以及风险分配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独特挑战和易引发争议的关键合同条款。
风险防控与争议解决实践: 赵律师分享了建纬在帮助业主清晰界定“业主要求”、有效管理变更指令及计价、厘清总包商与业主/设计/分包商之间权责界面等关键问题上的成功策略与最佳实践。同时,也介绍了当前EPC项目争议解决的主要类型、难点及提升解决效率的思考。
政策法规落地障碍与高校EPC优化建议: 针对现行国家及地方EPC政策法规在执行中存在的理解偏差与落地障碍,赵律师结合建纬的观察提出了专业见解。最后,他聚焦高校场景,从提升全过程法律风险意识、优化合同架构设计、加强过程法律管控、强化审计合规衔接等维度,为重庆大学及高校界未来推行和完善EPC模式提供了具体、务实的法律建议。
交流过程中,樊地建主任结合律所整体业务发展和行业观察,对高校基建项目采用EPC模式的宏观趋势、法律服务的价值以及建纬致力于提供全流程、高质量法律服务的理念进行了补充阐述。重庆大学课题组成员们分别就各自关注的领域与建纬律师们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互动问答。
本次调研交流持续两个半小时,内容充实,讨论深入。重庆大学审计处王策副处长在总结发言中对建纬成都的专业水准和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表示高度赞赏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建纬律师在EPC领域,尤其是在处理复杂法律问题和风险防控方面的深厚积淀与独到见解,为课题组的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务参考和专业支撑,对完善高校EPC项目管理体系,特别是在审计导向下的全过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樊地建主任表示,建纬成都始终关注建设工程领域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高校基建是其中的重要板块。能够为重庆大学这样的知名学府在提升基建管理水平方面贡献专业力量,是建纬成都的荣幸,也是履行专业律所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建纬成都期待未来能在高校基建项目法律风险防控、合规管理及争议解决等方面,与重庆大学及更多高校机构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水平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提升。
手机:18990123929 电话:028-85033400
邮箱:jianwei_chengdu@jianwei.com